混生竹类生物学特性
复轴混生型竹类既有横走地下的竹鞭又有肥大短缩的合轴型地下茎,竹秆在地面分布较紧密,呈散生状(环境条件较好时)或丛生状(环境条件不良时)。优良的混生观赏竹类有茶秆竹、长叶苦竹、矢竹、四季竹、斑苦竹等。
(一) 地下茎生长
复轴型地下茎既有横走地下的竹鞭又有肥大短缩的合轴型地下茎,也即在同一鞭—竹系统中并存有单轴型和合轴型地下茎。复轴型地下茎由秆基芽眼长出能在地下横走长距离的竹鞭,竹鞭上的成熟侧芽萌发成竹或新的竹鞭,新竹秆秆基上的芽眼萌发成合轴型的地下茎。
混生竹秆基节间较长,竹根较少,弯曲度小,两侧有芽眼2-6个。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,生长良好的竹林主要靠竹鞭上的芽苞进行繁殖更新,萌发长成新的竹秆,所长出的竹秆稀疏散生,表现出与散生竹竹林相同的特性。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或林分受到严重损害时,秆基的芽眼则很少萌发长鞭,而是萌发抽笋长出新竹秆,呈现丛生竹基本特征。
(二) 竹秆生长
一般混生竹的出笋期略迟于散生竹而早于丛生竹。茶秆竹在江苏常州地区5月下旬出笋,持续时期较短,20天左右基本结束。南方比北方地区出笋早,高海拔地区出笋期较晚。
竹笋出土后,经历1-2个月左右完成竹秆高生长。混生竹种的竹笋—幼竹的高生长过程,与散生竹、丛生竹一样,也有“慢—快—慢”的规律。 在混生竹种的竹笋—幼竹的高生长完成过程中,随着竹秆上的笋箨脱落,抽枝展叶,完成秆形生长。